“戏剧是对真实的一种群众性的和共同的感受,就是通过整个观众厅和舞台上的人们来表现对真实的一致的、共同的感情。”每一个戏曲都会有不一样的渊源和历史,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曹州梆子戏的历史渊源。
可能感兴趣》》蒲剧王青丽简介
(1)清人严长明在《秦云撷英小谱》中说:“院本之后,演而为曼绰(注:俗称高腔,在京师者称京腔),为弦索。……弦索流于北部……陕西人歌之为秦腔。秦腔自唐、宋、元、明以来,音皆如此,后复加以弦索。至于燕京及齐晋、中州,音虽递改,不过即本土所近者少变之,是秦声与昆曲体固同也。”(此引文是说梆子戏起源于陕西、山西,即今所说“山陕梆子”,流传到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受当地方言的影响而起了变化,形成了不同区域的梆子腔。)
(2)清人徐珂在《清稗类钞》中说:“秦腔明代已有……此调有山陕调、直隶调、山东调、河南调之分。”(此引文是说梆子戏的生成年代及其分属。作为梆子腔系,山东与河南有明确的区分。)
(3)齐如山在《中国戏剧源自西北》一文中说:“……梆子腔……来源于陕西的秦腔,如山西省的蒲州梆子、代州梆子,河北省的梆子腔、老梆子,山东省的曹州梆子、青州梆子,河南省的大梆子戏等等,都是由秦腔演变来的。”
(4)范紫东在《法曲之源流》中说:“秦腔入河东,为蒲州梆子、东路梆子、老梆子、河北梆子等,入北京为京梆子……越太行而入山东,为曹州梆子、青州梆子、河南梆子等。出潼关而河南为豫西梆子、祥符调等,其流入南部者为四川梆子、云贵梆子、江浙之南梆子等。”(范紫东先生,陕西乾县人,是秦腔作家和戏剧评论大家。《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载有条目。此引文重点介绍秦腔生成之后的四个方向的流传途经。其中,“越太行而入山东”的梆子戏与“出潼关而河南”豫西调、祥符调,两者不是一个出处。文中还清楚说明“河南梆子”(即豫东调)与“曹州梆子”是同源同流。并且是由曹州至河南商丘的流程。据此而讲,所谓“山东梆子是从河南开封传过来的”论断,不可取矣。)
(5)欧阳予倩在《秦腔》中说:“陕西梆子分东路和西路……魏长生带到北京的西路秦腔,可能是陕西的西路梆子,是起于甘肃的腔调……东路梆子传到山西,与当地的民间曲调结合成为山西梆子。”
(6)周贻白在《中国戏剧发展史纲要》中说:“陕西的秦腔,旧名乱弹……从清代康熙年间的‘秦优新声’开始,直到清末的光绪年间,所谓山陕梆子,即从未断其踪迹。”他在《中国戏剧史长编》中还说:“梆子腔……其源虽或出于陕甘一带的‘秦腔’、‘西秦腔’。而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俱各有其本地梆子,似即《秦云撷英小谱》所谓‘即其本土所近者少变之。”
(7)祝肇年在《中国戏曲》中,说及流行于各地的梆子戏认为:“可能是在当地民间戏曲的基础上,接受了秦腔、蒲州梆子的影响而形成的,时间大约是在清代,也许更早一些。”
(8)常静之在《论梆子腔》中说:“可以认定梆子腔兴起的地区是西起平凉、天水,东至陕州、蒲州,横贯陕西关中的这样一个范围的地带。”
颜料怎么调色
想要颜料调色,要先准备好颜料等工具。注意调色的时候要先调配小样再调配大样,这样才不会浪费颜料。调色要以主色为主,如调配红色的时候,先加正红色再根据要求加入浅色或者深色。调配颜料时要保持湿润,有必要时可以加入活性剂固色。步骤1准备工具:颜料、...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创作于明朝洪武年间,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诉说了三国时期群雄割据混战的局面,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三国演义的作者是...
音节和音序的区别是什么
音节和音序的区别主要就是性质不同,音序指音节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而音节则是元音或辅音组成的发音音节。音序必须是大写,同时音节内也包括音序,但是写音节的时候没有声调。音序一共有25个字母,而音节会根据不同的音序组成更多的音节。1、性质音序一般音...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谁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江淹,江淹是南朝时期的文学家,家境贫寒,刻苦读书,自幼写作优秀,文章里常出现奇言佳句,被人称为江郎。他长大后做了两个奇特的梦,此后些诗文再无佳句,众人表示他的才气已尽,这就是江郎才尽的由来。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江淹江郎才尽的...
明朝帽子上插羽毛代表什么
明朝帽子上不插羽毛,插羽毛的是清朝帽子,这种帽子上的羽毛装饰品叫“花翎”,是皇上赏赐的,和官帽帽顶合称“顶戴花翎”,明朝帽子有皇上戴的冕冠和翼善冠、官员戴的乌纱冠、士庶戴的方巾等,清朝帽子有六合一统帽、顶戴花翎等。帽子上插羽毛代表什么1、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