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些太后掌握着足以和皇帝匹敌的权力,是封建社会中罕见的“女强人”,她们有的为了辅佐幼主尽心竭力,甚至亲自上阵垂帘听政,但也有的挥霍权力以满一己之私,以至祸国殃民,但不管后世评判她们功过几何,她们都在史书中留下了传奇的一笔。那么就让民族文化为你介绍,北魏胡太后。
北魏胡太后——宣武灵皇后
宣武灵皇后(?—528年),胡氏,名失考,北魏宣武帝元恪妃子、北魏孝明帝元诩生母。公元515年,宣武帝去世,孝明帝即位。尊胡氏为皇太后。
因孝明帝年幼,由胡太后临朝听政。临朝后,大臣还称她为殿下,下令处理事务。后来,更是改令称为诏,群臣上奏疏称陛下,她自称为朕。
当时胡太后得其所欲,逼迫孝明帝的叔叔清河王元怿与她同房,淫乱纵情,为天下人所厌恶。公元520年(正光元年)七月初四日,领军元叉、长秋卿刘腾等人奉迎孝明帝到显阳殿,把胡太后软禁在北宫,在宫中杀死元怿。
刘腾、元叉幽禁胡太后之后,把持北魏朝政。朝廷生杀大权,皆取决于刘腾、元叉,他们养婢蓄妓,逼民为奴,卖官买官,百姓对此怨声载道。
公元523年(正光四年)二月,刘腾去世。刘腾死后,元叉对胡太后的防范松懈。胡太后和孝明帝以及高阳王元雍定下计策,解除元叉的领军职务。胡太后又再度临朝听政,大赦天下,改元孝昌。从此朝政荒废,威信恩德不能树立,天下的州牧郡守,处处贪婪。
胡太后宠臣郑俨在宫廷淫乱,权势遍布天下;李神轨、徐纥都被亲近侍奉。一二年之间,位居宫禁要职,手中握着王爵,大小事出自心中,淫乱传遍朝廷,为四方的人所厌恶鄙视。文武官员人心涣散,各地叛逆作乱,国家的土崩瓦解,源起于此。
胡太后再度临朝后,自以为行为不检点,畏惧被宗室所憎恨,于是在宫内培植党羽,掩人耳目,凡是孝明帝所亲近宠爱之人,胡太后多借故谋害。
有位蜜多道人。能说胡人语言,孝明帝把他安置在身边。胡太后担心他传递消息,三月三日在城南的大巷中杀了他。正要悬赏募取杀人犯,胡太后又在宫中杀死领左右、鸿胪少卿谷会、绍达,都是孝明帝所亲近的人。
母子之间,猜疑屡次发生。郑俨担心祸患,就和胡太后定计,利用孝明帝妃子潘充华所生之女元氏(史称元姑娘),让胡太后诈称是男孩,立她为皇帝。
公元528年(武泰元年)二月二十五日,孝明帝去世,因事情突然,当时人议论都说是郑俨、徐纥的主意。二月二十六日,胡太后于是拥立元姑娘说是太子即位。
经过几天,见人心已经安定,胡太后才说元姑娘本是潘充华所生的女儿,现在应另选择接位的君主。于是立临洮王元宝晖的儿子元钊为帝,元钊时年刚三岁,史称北魏幼主,天下人对此事惊讶不已。
四月十一日,尔朱荣起兵渡过黄河,胡太后召集孝明帝六宫所有宫女都令进入寺院,胡太后自己也剃光头发。四月十三日,尔朱荣派遣骑兵拘捕押送胡太后以及幼主到河阴。
胡太后对尔朱荣多方辩解自己的行为,尔朱荣拂袖起身。胡太后和幼主都被沉入黄河。胡太后的妹妹冯翊君胡氏将她收殓埋葬在双灵佛寺(一作双灵寺)。孝武帝(一作出帝)元修在位时,才以皇后的礼仪安葬了胡太后,并追加谥号为“灵皇后”。
明朝帽子上插羽毛代表什么
明朝帽子上不插羽毛,插羽毛的是清朝帽子,这种帽子上的羽毛装饰品叫“花翎”,是皇上赏赐的,和官帽帽顶合称“顶戴花翎”,明朝帽子有皇上戴的冕冠和翼善冠、官员戴的乌纱冠、士庶戴的方巾等,清朝帽子有六合一统帽、顶戴花翎等。帽子上插羽毛代表什么1、花...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创作于明朝洪武年间,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诉说了三国时期群雄割据混战的局面,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三国演义的作者是...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谁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江淹,江淹是南朝时期的文学家,家境贫寒,刻苦读书,自幼写作优秀,文章里常出现奇言佳句,被人称为江郎。他长大后做了两个奇特的梦,此后些诗文再无佳句,众人表示他的才气已尽,这就是江郎才尽的由来。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江淹江郎才尽的...
史记的作者是谁
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和散文家,自幼习字读书,遍访各地,了解多地风速与旧闻。父亲去世后,他子承父业,担任太史令一职,并历时十余年编纂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和散...
戏曲中脸谱颜色哪种表示妖邪
戏曲中的银色脸谱表示妖邪,银色脸谱通常扮演的是妖邪或神仙一类的角色。脸谱一般是在戏曲演员的脸上进行绘画,多用于在舞台上演出时的造型,因为角色特点的不同而不同。脸谱最早起源于南北朝时期,为兰陵王高长恭所发明,后来才演变为戏剧装扮。戏曲中表示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