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剧名家张骁凤,是我国的国家一级演员。在很多剧目中都表现很好,深受观众的喜爱。在她从艺的这40多年来,以她自己的能力获得了很多荣誉。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到河南戏曲大全中去了解这位曲剧名家吧。
曲剧名家张骁凤个人简介:
张骁凤,女,国家一级演员,党员,1944年7月出生,原籍河北省成安县人。1958年进许昌市曲剧团工作,师从李全录、张新芳。1976年为省剧协理事,1981年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第四届、第五届委员,许昌代表,2000年退休。退休前担任曲剧团团长、党支部副书记。
张晓凤自幼学戏,十四岁就登台演出,曾拜“曲剧皇后”张新芳为师,在唱腔上得到了张新芳老师的亲传,演唱技巧得到很大提高。1961年演出古装戏《陈三两》饰演陈三两,赢得了全省观众的好评,在曲剧界是个比较有影响的演员,她的名字在许昌家喻户晓。
张晓凤在继承张新芳老师的唱腔基础上不断创新,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主攻青衣,扮相俊美,表演大方,嗓音亮丽,唱腔细腻委婉,从艺四十多年间演出了大量的古装戏、现代戏。
曲剧名家张骁凤代表剧目:
《泪洒相思地》(饰王怜娟)、《春江月》(饰柳明月)、《陈三两》(饰陈三两)、《泪洒相思地》(饰王怜娟)、《洛阳令》(饰湖阳公主)、《清风亭》(饰胡氏)、《双金钱》(饰李凤英)、《白玉楼讨饭》(饰王宝钏)、《杜丽娘》(饰杜丽娘)、《春草闯堂》(饰春草)、《李豁子离婚》(饰金二姐)、《江姐》(饰江姐)、《杜鹃山》(饰柯香)、《一笔贷款》(饰秀英)、《无名草》(饰罗娴)等。其中《泪洒相思地》、《春江月》、《洛阳令》、《买牛》、《无名草》等多部剧目被中央电台、电视台、省电台、电视台、音像出版社录音、录像并制作光盘。
曲剧名家张骁凤个人荣誉:
张晓风从艺40多年以来,以其精湛的表演技巧多次获得殊荣,为许昌市曲剧团争得了荣誉。
1963年参加许昌地区汇演节目《白玉楼讨饭》饰王宝钏获得演员一等奖;1964年代表许昌地区参加会演,在现代戏《一笔贷款》饰主人公秀英获演员一等奖,同年携此剧代表河南省参加中南五省会演获得大奖,七月份《一笔贷款》更名为《买牛》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
1964年主演的现代戏《南方来信》在省会演出二十多场,受到各界高度赞扬;
1972年代表河南省赴京献演在《杜鹃山》中饰柯香;
1974年代表河南省进京参加全国现代戏调演,《逼婚》获表演二等奖,轰动首都各界。
1983年主演的现代戏《无名草》由省电视台、电台录像录音,同年被改编为广播剧《寸草春晖》,1987年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尖子演员;
1993年参加全省首届曲剧电视大赛获金奖前三名;
1999年许昌市第二届戏曲大赛《冤家亲家》饰演亲家母获表演一等奖。多次出席许昌市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1985年、1987年被评为许昌市文化系统优秀党员。
行书起源于哪个朝代
行书起源于汉代,是以正书为基础,简化演变而来的一种字体。它的发展历经了阶段变化。其中汉末年间是行书的创始阶段,魏晋时期为黄金期,唐朝为发展期,而宋朝则是高峰期,在当时各个书体中占主流地位。行书起源于汉代行书起源于汉代,张怀瑾的《书断》中记载...
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哪一种是起源
隶书是草书、行书和楷书的气源,根据史料记载,草书、行书和楷书都是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而隶书相传是由程邈将篆书演变发展而来,并且隶书被分为秦隶和汉隶,最早的隶书是秦隶,形成于秦朝。隶书是其余三种的起源隶书是草书、行书和楷书的气源,根据史料...
行书需要捻管吗
行书不需要捻管,捻管指的是用手指捻动笔杆使其转动,目的是为了调整笔锋。但是捻动笔杆会导致手腕变得不那么灵活、运笔太过僵硬,书写出来的行书会失去该有的洒脱飘逸、行云流水的感觉。行书不需要捻管行书不需要捻管,因为捻动笔杆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出现分...
行书起源早还是楷书早
行书起源要早于楷书,因为真生行、行生草中的真指的是隶书,本意是指行书最早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将隶书和楷书对比可以看出,楷书中具备隶书没有的勾挑、撇捺中等笔势,所以开始更像是行书被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产物。行书起源要早于楷书行书起源要早于楷...
行书需要田字格吗
行书不一定需要田字格,主要是因为行书讲究放纵体势,单字的高矮、宽窄和面积都各不相同,甚至是会出现相差较大的情况,并且行书注重字与字之间上下练习,使用田字格会影响行书的正常书写,导致书写出来的字体缺乏该有的洒脱和飘逸感。行书不一定需要田字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