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声八德中,一直有一个人称的万人迷。我们都知道相声八德里的八位大师都是男性,那为什么会是万人迷呢?又是让人怎么个着迷法?是不是你也跟小编一样的捉摸不透?接下来戏曲大全,我们一起来揭晓吧!
幼年从祖父万人迷李广义学说相声,人称“小万人迷”,祖父逝世后承艺名为“万人迷”。十岁时拜恩绪(后改名恩培)为师,在天桥水心亭说相声,以“小孩哏”在听众中享有声誉。十五岁拜徐有禄为师,在单口表演方面颇受教益,后又拜桂祯(艺名富有根)为师,学到一些文字游戏内容的段子。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起在天桥市场爽心园前边撂地演出,后进入四海升平等杂耍园子演出,渐渐红遍京城。光绪三十二年肃亲王善耆任九门提督后,下令禁止相声演出,李德钖流浪到保定等地献艺。
清宣统二年(1910)善耆离任后才回到北京。民国初年,李德钖在北京石头胡同四海升平茶社演出时,京剧名家杨小楼、龚云甫等,常来听他说单口相声。他有四句定场诗自赞说:“滑稽昔说东方朔,后世遗传贾凫西,由清末迨及民国,称王唯我万人迷。”
据相声艺人张寿臣回忆,袁世凯妄想称帝时,有一次李德钖去袁府表演嘲弄孔子陈蔡绝粮的相声《吃元宵》。袁世凯听到“元宵”二字,认为与“袁消”同音,是有意诅咒他,就以诽谤大总统的罪名,将李德钖痛打一顿,撵出新华门。
此后,他只好去天津演出,并在那里沾染上赌博恶习,往往在杂耍园里领到包银几百元,不几天就输个干净。债主时常登门索债,他只好挤出时间重新撂地演出,挣钱弥补亏空。后来奉系军阀张宗昌常让他出堂会,他才不再撂地。后来他辗转天津、上海、沈阳、济南、开封等地演出。
民国十五年冬天,李德钖往沈阳演出,一病不起,竟倒毙在小河沿一个壕沟里。沈阳的亲友们为他下葬时雪飞风吼,相声艺人朱凤岐主祭,所诵祭文诗云:“风神爷吹起喇叭,七仙女天上散花,众亲友前来送行,罕王爷派人接他。”送葬者莫不潸然泪下。
演出节目:
李德钖在他三十多年的相声生涯中,最常上演的相声节目,单口相声有《满汉斗》、《古董王》、《□儿淘气》、《日遭三险》;对口相声有《醋点灯》、《送妆》、《交租子》、《对对子》、《卖对子》、《灯谜》、《羊上树》、《八扇屏》、《三节会》、《绕口令》、《老老年》、《窦公训女》、《耍猴儿》、《倭瓜镖》、《讲三字经》;群口相声有《扒马褂》、《大审案》、《四字联音》。后来他灌制的唱片还有《地理图》、《报菜名》、《八扇屏》等。
【结束语】相声本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从很早前流传到现在也很不容易。希望我们每个对相声有兴趣的人,能够积极的将它传承下去。这是我们先辈的心血,一定不要丢。
颜料怎么调色
想要颜料调色,要先准备好颜料等工具。注意调色的时候要先调配小样再调配大样,这样才不会浪费颜料。调色要以主色为主,如调配红色的时候,先加正红色再根据要求加入浅色或者深色。调配颜料时要保持湿润,有必要时可以加入活性剂固色。步骤1准备工具:颜料、...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创作于明朝洪武年间,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诉说了三国时期群雄割据混战的局面,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三国演义的作者是...
明朝帽子上插羽毛代表什么
明朝帽子上不插羽毛,插羽毛的是清朝帽子,这种帽子上的羽毛装饰品叫“花翎”,是皇上赏赐的,和官帽帽顶合称“顶戴花翎”,明朝帽子有皇上戴的冕冠和翼善冠、官员戴的乌纱冠、士庶戴的方巾等,清朝帽子有六合一统帽、顶戴花翎等。帽子上插羽毛代表什么1、花...
音节和音序的区别是什么
音节和音序的区别主要就是性质不同,音序指音节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而音节则是元音或辅音组成的发音音节。音序必须是大写,同时音节内也包括音序,但是写音节的时候没有声调。音序一共有25个字母,而音节会根据不同的音序组成更多的音节。1、性质音序一般音...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谁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江淹,江淹是南朝时期的文学家,家境贫寒,刻苦读书,自幼写作优秀,文章里常出现奇言佳句,被人称为江郎。他长大后做了两个奇特的梦,此后些诗文再无佳句,众人表示他的才气已尽,这就是江郎才尽的由来。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江淹江郎才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