仫佬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他们用自己的双手跟大自然对抗争,创建出自己美丽的家园。在新中国成立时,仫佬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与日军进行激烈的斗争。
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仫佬族文化吧!
仫佬族在长期的社会活动和与自然抗争中,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建设自己美丽的家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勤劳勇敢、热情好客、包容开放的优秀民族性格和品质特征。如今你走进仫佬山乡,会品味到我们民族浓郁的民族风情,让你不由自主地走入一种美的氛围和和谐的境地。我曾把仫佬山乡概括为“三尖”,即“山峰尖”山势如剑,神奇秀气,“筷子尖”用美食美味,热情待客,“笔头尖”仫佬山乡出了很多作家艺术家和科学家。
崇尚道德、倡导文明,是仫佬族民族心理特征之一。仫佬族热情、温和好客、注重礼仪,讲究秩序。他们的言行举止注重“门风”,注重荣誉感,如果哪家的某一成员言行不礼貌,将被视为门风不正而成为耻笑的对象。在仫佬山乡,人际之间不管面生面熟见了面都打招呼互相问候,山村小路旁相距不远便能看到一座座供行人休息的“人字架”小瓦房,村边的井水旁也总摆有石墩,留有竹筒供行人就坐饮水解渴,如果哪个村没有这样做,会被众人议论和耻笑。
仫佬人聚族而居,这既表明仫佬族的凝聚力和亲合力,同时反映了仫佬族讲究秩序,和谐共处的民族心理素质。经过深长的历史考验而代代相传的族规家训,深刻影响着仫佬人的言行举止。古代文明的优秀传统仍顽强注进现代仫佬人的观念里。流传于仫佬人之间几经兴衰,感人至深,优美动人的《十劝人》歌便足以说明这点。这首歌谣,通过节目活动的形式教育和告诫青年后生要正确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与人为善、大度宽容,勤奋好学,尊老爱幼等,要求后生们努力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无疑是仫佬族精神文明建设的精华。
仫佬族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其中最为盛大节日有“依饭节”和“走坡节”。依饭节那一天,各个村庄都杀猪、宰牛、包三角粽粑,唱歌、跳舞,欢聚一堂共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走坡节,是仫佬族的“后生节”,在春节和中秋节之后特别盛行,那时已是农闲,仫佬族男女青年穿着节日盛装去走坡。他们以对歌谈情,说爱,找到自己的心上人。有时从早唱到晚,从晚上唱到天亮。盛况非常,正像歌中唱到的“唱歌先,功夫不做丢一边,功夫不做千年在,风流没有几多年。”“八月十五艳阳天,哥妹同来耍同年,同年有心来唱歌,唱到日落月西偏。”男女青年通过对歌由不相识到相识、相交、相知、相恋,有的喜结良缘,过上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
您可能还喜欢:
源远流长的畲族小说歌文化
风格素朴简约的仫佬族服饰文化
道教与土家族文化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你对白族绕三灵文化了解多少?
明朝帽子上插羽毛代表什么
明朝帽子上不插羽毛,插羽毛的是清朝帽子,这种帽子上的羽毛装饰品叫“花翎”,是皇上赏赐的,和官帽帽顶合称“顶戴花翎”,明朝帽子有皇上戴的冕冠和翼善冠、官员戴的乌纱冠、士庶戴的方巾等,清朝帽子有六合一统帽、顶戴花翎等。帽子上插羽毛代表什么1、花...
史记的作者是谁
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和散文家,自幼习字读书,遍访各地,了解多地风速与旧闻。父亲去世后,他子承父业,担任太史令一职,并历时十余年编纂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和散...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创作于明朝洪武年间,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诉说了三国时期群雄割据混战的局面,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三国演义的作者是...
戏曲中脸谱颜色哪种表示妖邪
戏曲中的银色脸谱表示妖邪,银色脸谱通常扮演的是妖邪或神仙一类的角色。脸谱一般是在戏曲演员的脸上进行绘画,多用于在舞台上演出时的造型,因为角色特点的不同而不同。脸谱最早起源于南北朝时期,为兰陵王高长恭所发明,后来才演变为戏剧装扮。戏曲中表示妖...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谁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江淹,江淹是南朝时期的文学家,家境贫寒,刻苦读书,自幼写作优秀,文章里常出现奇言佳句,被人称为江郎。他长大后做了两个奇特的梦,此后些诗文再无佳句,众人表示他的才气已尽,这就是江郎才尽的由来。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江淹江郎才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