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民族都会出现一些杰出的人物,而图伯特就是一位锡伯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历史人物。为什么会让锡伯族世代相传呢?那是因为当时锡伯族垦荒种田缺少劳动力,所以图伯特开渠引水让锡伯族人不用那样辛苦,能更快的开垦荒地。
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锡伯族文化吧!
图伯特,伊犁锡伯营正蓝旗(今察布查尔县纳达齐牛录)人,清乾隆二十年(1755)五月出生于今辽宁省沈阳市北郊的锡伯村屯。
乾隆二十九年(1764)农历四月初,清政府决定从盛京所属的沈阳、开原、义州、凤城、锦州等15个城抽调锡伯族官兵1020名,连同家属近4000人,迁移到新疆伊犁一带驻防,以增强大西北的防务。当时年仅10岁的图伯特也随军西行,同父辈们一起去守卫祖国的西大门。
图伯特从18岁起应试成为披甲,因当差勤奋,努力学习,平时又注意研究历史、地理,业余时间还从事农耕,这样,逐渐由领催、防御、佐领、副总管升为锡伯营总管了。清喜庆七年(1802),图伯特采纳兵民的意见,排除同僚的非难,力主在绰合尔渠以南另行开渠并确定了在察布查尔山口南引伊犁河水、自崖上凿渠的具体方案。
当年农历十月,正式动工开渠。各牛录分编成两个大队,共400个劳动力,采取边挖渠边屯垦的办法。这样既解决了新开渠道试水的问题,又解决了渠工的口粮问题。总管图伯特日夜不离工地,他白天指挥劳动,夜晚则率领部分办事人员,用香火测量地形、钉桩,标明翌日开挖的路线。不分昼夜、不知疲劳地和大家共同战斗。锡伯族军民在图伯特的率领下,齐心协力,经过辛勤劳动,终于在喜庆十一年(1808),挖成了深一丈,渠底宽一丈二寸,渠面宽三丈,东西长二百余里的察布查尔大渠。
大渠一经建成,很快就开垦出了78704亩土地,至今已开垦了20余万亩,使锡伯族军民的生活大为改善。伊犁将军松筠将图伯特的功劳奏报清朝皇帝后,喜庆皇帝十分赞赏,于1890年,令其进京朝觐,并绘图紫光阁。图伯特进京时,带去了察布查尔地区的十多种土壤样土,向喜庆皇帝一一介绍各色土壤的性质、用途,以及如何发展锡伯族农业生产的远景规划。
朝觐之后,图伯特遵旨返回东北故乡省亲,向乡亲们汇报了在伊犁驻屯的情况。在返回伊犁的途中,授任为塔尔巴哈台领队大臣。清道光三年(1823)图伯特在锡伯营正黄旗(寨牛录)的家里逝世,享年69岁。
为经纪念图伯特倡导开渠的功绩,锡伯族人民在察布查尔大渠龙口和纳达齐牛录等地,请准各建立一座“图公祠”永志纪念。
您可能还喜欢:
毛南族民间最重要的节日:分龙节
土族做工精细,巧夺天工的刺绣艺术
令人叹为观止羌族多声部民歌
多元化特征的羌族民间信仰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创作于明朝洪武年间,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诉说了三国时期群雄割据混战的局面,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三国演义的作者是...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谁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江淹,江淹是南朝时期的文学家,家境贫寒,刻苦读书,自幼写作优秀,文章里常出现奇言佳句,被人称为江郎。他长大后做了两个奇特的梦,此后些诗文再无佳句,众人表示他的才气已尽,这就是江郎才尽的由来。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江淹江郎才尽的...
戏曲中脸谱颜色哪种表示妖邪
戏曲中的银色脸谱表示妖邪,银色脸谱通常扮演的是妖邪或神仙一类的角色。脸谱一般是在戏曲演员的脸上进行绘画,多用于在舞台上演出时的造型,因为角色特点的不同而不同。脸谱最早起源于南北朝时期,为兰陵王高长恭所发明,后来才演变为戏剧装扮。戏曲中表示妖...
史记的作者是谁
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和散文家,自幼习字读书,遍访各地,了解多地风速与旧闻。父亲去世后,他子承父业,担任太史令一职,并历时十余年编纂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和散...
明朝帽子上插羽毛代表什么
明朝帽子上不插羽毛,插羽毛的是清朝帽子,这种帽子上的羽毛装饰品叫“花翎”,是皇上赏赐的,和官帽帽顶合称“顶戴花翎”,明朝帽子有皇上戴的冕冠和翼善冠、官员戴的乌纱冠、士庶戴的方巾等,清朝帽子有六合一统帽、顶戴花翎等。帽子上插羽毛代表什么1、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