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往往可以根据不同的服饰来辨别不同的民族,大多数民族的服饰在岁月的洗礼下都保留了本民族的传统特点。
那么,在土家族文化中,土家族服饰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吧!
秦汉之后,土家族先民服饰已具有浓郁的民族特征,《后汉书》中所记述的“武陵蛮”、“五溪蛮”“好五色衣”,表明了土家先民喜“斑斓”服饰的审美倾向。
到了南宋,在唐代即已蓬勃兴起的织锦业此时已进入全盛时期,同时,用五彩华美的织锦制作服饰亦自然成为了土家人的最爱,南宋《溪蛮丛笑》对此有描述:“绩五色线为方,文采斑斓可见。俗用为被或衣裙,或作巾,故又称峒布。”《大明一统志》、同治年间《龙山县志》亦多有记载。
土家人崇尚繁丽多姿的服饰习俗,一直延续到清“改土归流”之前,改土归流前,土家服饰沿袭旧习:“男女垂发,短衣跣足”“男女服饰均皆一式,头裹刺花巾帕,衣裙尽刺花边。”(清乾隆《永顺府志》)。
到了乾隆二十年间,土家民族形象第一次以草图形式在《皇清职贡图》里清晰呈现:此时永顺、保靖等地区的部分土家男人已开始着裤,上衣为圆领短袍,衣长至大腿,包头巾,系腰带,裹绑腿;女人则“高髻螺鬟”,内穿立领短袍,外套对襟背心,下着过膝百褶裙,以布缠腿。
土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妇女穿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面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但是并没有苗族那样的银头饰、银项圈。
土家族“男女一式”的百褶裙,保留了远古时代“裳”的遗风。在我国古史记载中,有“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之说。这是最古老的裙子样式,类似围裙的形状,为一帘式样。
“改土归流”,成为了土家服饰的重要转折点。当时清政府派去的流官,不断对土司时期的习俗加以禁止,也包括服饰在内。永顺知府袁承宠在雍正八年颁布:“服饰宜分男女也”;保靖知县也“限一年,尔民岁时优腊,婚丧宴会之际,照汉人服色。”从此,土家族服饰男女一式的外观形式得以彻底改变,男性由穿刺花衣裙而改穿满装;妇女则上穿满装,下着汉裙,即八副罗裙。
这一时期,由于汉人商贾把大批进口“洋布”带入土家地区,洋布的质优价廉,逐渐替代了土家人自己纺织的溪布、斑布。织锦除了用于被面、祭祀时的披毯或孩子的盖裙外,几乎不再用于服饰。大多数土家民众服饰非常简朴,据《酉阳直隶州总志》卷十九·风俗志记载:土家服饰“俗尚简朴”,“无奢靡之风”。
此时的土家族服饰已不如以前那样鲜艳,喜好“五色斑衣”的习俗逐渐向“尚简朴”演变,就如土家俗谚所云:“好吃不过茶泡饭,好看不过素打扮”。不过,土家服饰虽然在外在形制上受到了外族文化的冲击和融合,但却在内在的灵魂里保留着土家族自身的民族性格,主要体现在图腾崇拜、工艺特征和独特的审美视觉等方面。
隶书可以用隶书落款吗
隶书可以用隶书落款,隶书除了不能用篆书落款之外,行书、草书、楷书都可以落款。但草书字体过于潦草,用来落款很难识别出来,因此用草书落款比较少,而行书字体活泼,容易辨认,因此成为了生活中常用的落款字体。隶书可以用隶书落款隶书可以用隶书落款,除了...
隶书与楷书的结构特点
隶书的结构特点是均衡匀称、方扁结体,捺与撇为上粗下细,笔画左右两半笔墨分量基本均等。楷书结构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楷书是从隶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在改良的过程中去掉了隶书的蚕头燕尾,使字体更加的方正。隶书结构特点隶书结构特点是均衡匀称、...
隶书可以商用吗
隶书可以商用,国家规定宋体、楷体以及隶书都可以免费商用,不会涉及到侵权,随着国家对于知识产权的重视,各大行业都开始注重版权,在使用字体之前,最好检查一下所用的字体是否可商用,避免引起版权纠纷。隶书可以商用隶书可以商用,并且还可以免费商用,国...
隶书与行书字体特点
隶书字体特点是略微宽扁,直画短而横画长,整体呈现长方形,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行书的字体特点是笔势潦草中带有端正,因为它是介于楷书以及草书之间的字体,所以字体有楷书以及草书的特点。隶书与行书的字体特点隶书属于庄重字体,书写特点略微...
隶书可以写写小字吗
隶书可以写写小字,隶书对于字体的大小没有限制,写大字以及小字都可以,汉碑上正规的隶书字体与楷书时代地位相同,而楷书可写大写小,因此隶书也不拘泥于具体尺寸规格,写大写小均可。隶书可以写写小字隶书可以写写小字,隶书对于字体的大小没有限制,写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