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文化是在一个闭塞的生活环境下形成的。哈萨克族人民在辽阔的疆域,把自然与人的情感相结合,而创造出哈萨克族特有的灿烂文化。哈萨克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人们就地取材,把古老动人的故事融入乐器中,继而歌颂与赞扬。下面,大家随小编一起看看库布孜,最古老的一种哈萨克族乐器。
库布孜,是哈萨克族诸多乐器中最古老的一种,属弓拉弦鸣乐器,其琴身是木制的,由琴箱、弦轴和弓子三部分组成。琴身全长为60-70厘米,音箱上宽15厘米,下宽10厘米,长24厘米。音箱腹面张开,背面下部蒙有骆驼羔皮或羊皮。
上张两根或三根用马尾或牛筋、骆驼筋制成的琴弦,琴弦和弓弦用松树胶擦拭。琴杆笔直并装有指板,整个琴的上端向里弯曲,琴腹呈大勺形。演奏时,两膝夹琴,一手按弦,一手用尾弓拉奏。其形状区别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使用的乐器,酷似天空展翅飞翔的白天鹅。
演奏时采用坐姿,两腿平放,用两膝夹住琴箱下部;左手持琴,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尖至第一关节处的外侧,由内向外抵弦按音,难度较大;右手执马尾弓粘松香在弦外拉奏。定弦为g、a、d1,音域g—g2,有两个八度。音色柔和优美。可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民歌、舞蹈伴奏。
哈萨克人十分崇拜和珍惜白天鹅,把它与民族起源联系在一起。哈萨克人不射杀天鹅,忌吃天鹅肉,认为伤害天鹅,必然会遭遇不幸,并把天鹅描绘为美的化身、美的源泉及纯洁、忠贞不渝的爱情的象征和伟大母亲的缩影。
每年春季作为候鸟的白天鹅飞回水草茂盛的北方草原时,哈萨克族人认为“天鹅归,鸿运降”,并致以最虔诚的崇拜。也因此,哈萨克族库布孜曲中有许多模仿白天鹅声音的曲调,许多哈萨克族舞蹈也都有天鹅的造型与动态,舞起来形象逼真。至今,哈萨克族仍流传着许多有关白天鹅的传说故事。
据民间相传:远在古代,库布孜与宗教有着密切关系,它是哈萨克族巫师给人们占卜和治病必用的乐器。巫师在哈萨克族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他不是万能的,而是由天神来主宰一切。巫师在请神过程中,要先用库布孜演奏神灵爱听的曲调,神灵才下凡附于巫师之身,并借巫师之口回答各种问卜。
库布孜成了巫师与神灵沟通的工具,巫师演奏库布孜的技巧越高、曲调越动听,神灵出现的就越早,库布孜也就成了巫师必须学好的一种技艺。每逢哈萨克族的节日或喜庆之时,巫师就演奏民间乐曲助兴,它又是群众娱乐的乐器。
库布孜主要有克勒库布孜、三弦库布孜、四弦库布孜、尚库布孜等。其中,克勒库布孜是哈萨克族人最早发明并使用的一种古老乐器。琴体呈弓状,只设有一条马尾弦,琴颈也无指板。由于牧民们制作时就地取材、因材而制,往往琴的式样和规格尺寸很不一致。这种最原始的拉弦乐器,目前在哈萨克的边远山区仍能见到。
您可能还会喜欢:
仡佬族原始的习俗:送子之俗
仡佬族的传统戏剧都有哪些?
傈傈族各地迥异的阔时节
傈僳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刀杆节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谁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江淹,江淹是南朝时期的文学家,家境贫寒,刻苦读书,自幼写作优秀,文章里常出现奇言佳句,被人称为江郎。他长大后做了两个奇特的梦,此后些诗文再无佳句,众人表示他的才气已尽,这就是江郎才尽的由来。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江淹江郎才尽的...
音节和音序的区别是什么
音节和音序的区别主要就是性质不同,音序指音节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而音节则是元音或辅音组成的发音音节。音序必须是大写,同时音节内也包括音序,但是写音节的时候没有声调。音序一共有25个字母,而音节会根据不同的音序组成更多的音节。1、性质音序一般音...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创作于明朝洪武年间,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诉说了三国时期群雄割据混战的局面,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三国演义的作者是...
颜料怎么调色
想要颜料调色,要先准备好颜料等工具。注意调色的时候要先调配小样再调配大样,这样才不会浪费颜料。调色要以主色为主,如调配红色的时候,先加正红色再根据要求加入浅色或者深色。调配颜料时要保持湿润,有必要时可以加入活性剂固色。步骤1准备工具:颜料、...
明朝帽子上插羽毛代表什么
明朝帽子上不插羽毛,插羽毛的是清朝帽子,这种帽子上的羽毛装饰品叫“花翎”,是皇上赏赐的,和官帽帽顶合称“顶戴花翎”,明朝帽子有皇上戴的冕冠和翼善冠、官员戴的乌纱冠、士庶戴的方巾等,清朝帽子有六合一统帽、顶戴花翎等。帽子上插羽毛代表什么1、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