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文化中有个很重要的十月年,是哈尼族一个盛大且喜气洋洋的节日,相当于西方的圣诞节般。男女老少都要早起穿着崭新的民族服装,女孩子头戴银光闪闪的装饰品,尽显民族特色。节日当天,有荡秋千的活动,夜晚篝火燎天,人们围着篝火跳着舞,热闹喜庆。
十月年,是哈尼族的主要节日,哈尼语称“美首扎勒特”或“米索扎”。时间从夏历十月第一个属龙日开始,直至属猴日结束,历时五六天,是哈尼族一年中最长,内容最丰富的节日,类似汉族的春节。哈尼族以十月为岁首,所以每年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属龙日要过“十月年”。节日期间,各家各户杀猪杀鸡、舂糯米粑等,祭祀天地、祖先。
按传统规矩,年节的每天早晚吃饭前,家家都要用小簸箕抬着一蛊酒和三个团籽送到村口倒掉,意即祭献祖宗。随即又送一些食物到同宗辈数最大的人家去,以示不忘血缘祖根。年节里,凡出嫁的姑娘都必须回娘家恭贺新禧,外甥要向舅舅讨压岁钱,娘家同宗亲属要好酒好肉款待,还要送些粑粑和煮熟的鸭蛋。
哈尼族素来好客,过年期间要请附近的其它民族上家里作客。即使是过路的陌生人也要热情款待。吃过了还要送些粑粑、腊肉让客人带走。有的地方,年节期间要举行“资乌都”活动,即欢乐幸福的酒会。各家各户将烹制好的各种美味佳肴用小簸箕端到街心,顺序摆在长长的蔑垫上,全寨人同饮共食,通街宴长达百十米,场面极为壮观。
十月年的第一天,所有的哈尼山寨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男女老少穿上崭新的民族服装,姑娘们头上、新衣上缀满了闪闪发光的银泡、银链、银牌,走起路来叮蹈作响,既好看又好听。年节的头天拂晓,家家妇女忙着舂粑粑,做团籽面,寨子上空响彻了“空通、空通”的舂碓声。
男人们忙着杀猪宰牛,烹制各种美味食品。属龙日那天上午,有的只食团籽和粑粑,不吃早饭。有的宰杀一只大红公鸡,全家共食,表示合家团圆。中午,人们在寨子广场上架起高大的秋千,举行荡秋千活动。好斗的青年们则聚集在一起举行陀螺比赛和摔跤游戏。晚上,草坪上燃起熊熊篝火,人们围火而坐,老人们唱起本民族民歌《哈巴卡》和《根古调》,小伙子们则敲响铓锣大鼓,姑娘们跳起欢乐的“扭股舞”,男女老少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传说在很久以前的一年夏历十月间,当满山樱桃花开的时候,山间出了一个大妖魔,它糟踏庄稼,吞食人畜,弄得哈尼人不得安宁。有一天,它踏倒一户人家的篱笆闯入宅院准备偷东西吃,突然看见墙边一树樱桃花喷焰吐火,赤光灼灼,吓得魂飞魄散逃出院来。
它又闯入另一户人家,扑向牛厩准备抓牛羊吃,主人急中生智,抓起一个铜盆甩了过去。“叮叮当当”的响声将妖魔吓跑了。晚上它又乘着夜黑摸进一户人家,主人听见"哗啦哗啦"的脚步声,就点亮火把来瞧,明晃晃的火把又把妖魔吓跑了。妖魔一天被吓了三次,不敢再呆下去,从此就在哈尼山消失了。妖魔被吓跑的这天据说是属龙日,从此哈尼族就把每年夏历十月第一个属龙日定为岁首,作为过年的日子,十月年就此沿传下来。
您可能还会喜欢:
一起来看看朝鲜族秋千的传承与发展史
布依族的礼仪文化你知多少?
源远流长的满族音乐文化
朝鲜族“重量级”文化,朝鲜族摔跤
四大名著的作者是谁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其中《红楼梦》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以贾宝玉的视觉讲述了当时的社会风气。1、罗贯中罗贯中是《三国演义》的作者,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中国传统文化八大类
古文、民族戏剧、酒令、国画、对联、书法、灯谜、歇后语都是我国主要传统文化,这些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1、古文古文是我国传统文化八大类之一,指的是历史上各个朝代出...
李时珍的故事
李时珍的故事有雨湖传说、死人诊活、巧用炼金术等,其中雨湖传说与他出生有关,相传李时珍出生那年,他的父亲在湖边打鱼,得石头雨湖神提醒后回到家中,而李时珍刚好落地,于是起名为石珍。1、雨湖传说相传李时珍出生那年,他的父亲在湖边打鱼,几次落网都一...
程门立雪的主人公是谁
程门立雪的主人公是杨时,相传他与游酢去拜白程颐为师时,恰好程颐正在睡觉,但是杨时并没有吵醒他,门前有积雪时,他也并没有离去,因此有了程门立雪的典故,目前该词语多用来形容容尊重师长、尊师重道。程门立雪的主人公是杨时程门立雪的主人公是杨时,杨时...
乘法口诀表
乘法口诀表是从一一得一开始,一直到九九八十一为止。例如1乘的乘法口诀有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一四得四、一五得五、一六得六、一七得七、一八得八、一九得九,乘法口诀表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开始流行。乘法的口诀表乘法口诀表是从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