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大家都知道,冬天的特点是昼短夜长,一般在下午6点左右天就黑了。而冬天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冷,那么,大家清楚2022-2023年冬天会冷到什么程度?2022到2023年是拉尼娜年吗?一起来看看。
2022-2023年冬天会冷到什么程度
2022-2023年冬天会冷到可能会出现相对较强的寒潮事件,对北方的影响更为明显。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气候系统更加不稳定,极端事件发生更加频繁和密集。
预报显示,12月,除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外,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接近或高于常年同期。2023年1月至2月,冷空气活动将明显增强。中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可能低于常年同期,极有可能上演极强降温事件。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东部、新疆北部等地,可能会出现阶段性强降温降雪过程。
2022到2023年是拉尼娜年吗
2022年属于拉尼娜年。
拉尼娜,即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表示,自2010年7月起,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冷持续时间达到5个月,综合强度达到了拉尼娜的标准。
历史事件分析表明,拉尼娜有利于我国冬季风偏强,导致冬季总体气候偏冷,华北和华南偏干,可能出现阶段性极端低温事件。
2021至2022年是拉尼娜年。因为2021年是双拉尼娜年,在上半年的时候也就是2020-2021年秋冬季曾出现拉尼娜事件,而2021年10月进入拉尼娜状态,并于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
2021-2022年冬天预计是冷冬,主要原因是今年或是“拉尼娜年”,所谓拉尼娜年就是南方的冬天偏冷概率会高于北方,这样一来就会极易发生极端性的寒冷。
拉尼娜现象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
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
从1950年,全球共发生了16次拉尼娜事件。按照强度级别,分为弱、中等强度、强事件。历史上仅出现过1次强拉尼娜事件,时间从1988年5月开始持续到次年5月。
冬天冷怎么取暖
1、被褥取暖
没有任何取暖设备,我们只能靠自己的床上用品,买一个电动床垫取暖。
2、俯卧撑
我第一次回家的时候一定很冷,被子这个时候也很冷。所以我们可以尝试俯卧撑或仰卧起坐。当你暖和的时候,被子会热的。
3、关闭闲置门
关着门的房间将成为另一个隔热层,将你与外面的寒冷隔开。同时,空气循环将减弱,热损失将减少。
4、热饮
冬天你吃什么取暖?热饮料也是一种选择。热饮会升高你的体温。喝热饮料的过程非常放松,甚至可以促进身体功能。泡一杯热茶或咖啡,或者喝点热汤。
5、按摩手脚
俗话说,“感冒始于足部”,足部离心脏最远,血液循环差,脂肪较少,因此容易感冒;此外,中医认为,人体内几个重要经络的会聚始于足部,冷足会影响全身健康,降低抗病能力。因此,足部保暖对身体保暖和疾病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手也在身体的末端,也容易受冻。除了感觉双手冰冷之外,寒冷还会带走皮肤上的油脂。皮脂腺分泌减少,导致手干裂。
6、铺地毯
地毯可以有效地防止热量通过地面逸出。它们通常摸起来比木头和石头更暖和,踩上去也更暖和。
干桑葚怎么吃效果最好
干桑葚一般泡水喝效果比较好,也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用来熬粥。桑葚,荨麻目桑科植物,又名桑椹子、桑蔗、桑枣、桑果、桑泡儿,乌椹等,味甜汁多,是人们常食的水果之一。桑葚桑葚每年4-6月果实成熟时采收,去杂质,晒干或略蒸后晒干食用,也可来泡酒。桑...
田螺吐泥放盐会不会死
田螺吐泥放盐可能会死,田螺对水体水质要求较高,一般是生活在淡水中,如果放在盐水中,食盐会加大水的浓度,水的浓度提升了,田螺吸收氧气就变困难了,就有可能会死亡。田螺田螺,学名中国圆田螺,软体动物门腹足纲中腹足目田螺科动物的统称,在我国各地的淡...
故宫上午票能玩一天吗
故宫的上午票是能玩一天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上午票进入之后不能出来,否则就不能在进入了。故宫一般指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故宫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建...
秋天的蔬菜有哪些?
秋天常见的蔬菜有,菠菜,黄瓜,丝瓜,香菜,芹菜,生菜,苋菜,莴苣,空心菜等。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饪成为食品的一类植物或菌类。蔬菜可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蔬菜蔬菜的营养物质主要包...
蒸玉米要多长时间
蒸玉米一般水开后蒸15-20分钟即可,老一点的玉米蒸20分钟左右,嫩一点的15分钟左右即可。玉米,是禾本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苞谷、苞米棒子、玉蜀黍、珍珠米等。玉米玉米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它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广泛分布于美国、中国、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