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二十四节气 > 白露 > 白露 白露节气是几月几日

白露 白露节气是几月几日

更新时间:2024-09-20 00:24:40

  我们都知道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第十五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白露的名字听上去非常美妙,曾出现在故事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你了解白露的相关知识吗?白露在处暑的后面,处暑是三暑的最后一个,代表着秋天真正的到来了,小编就在这里,为各位朋友们介绍白露节气是几月几日,快来看看吧,不容错过的精彩内容!

  【白露】

  1、基本信息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秋季第3个节气,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与酉月的起始。斗指癸;太阳达黄经165度;于公历9月7-9日交节。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由于冷空气转守为攻,白昼有阳光尚热,但傍晚后气温便很快下降,昼夜温差逐渐拉大。

  时至白露,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加上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光照强度减弱,地面辐射散热快,所以温度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天气渐渐转凉,寒生露凝。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

  按近代学者张宝堃提出的候平均气温标准,候平均温度在10-22℃期间为春季或秋季,按此标准,从白露节气开始,各地陆续开始进入到秋天。民谚云:白露身弗露。言至是天气乃肃,可以授衣耳。意在提醒人们此时白天尚热,但早晚天气已有凉意,如果打赤膊就容易着凉。此外,这个时节还需预防秋燥。

  2、历史渊源

  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这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历书说斗指癸为白露,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进入白露,最明显的感觉就是昼夜温差拉大,夜间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虽然暑热可能不会一下子退场,但是闷热感会逐渐褪去,早晚添了一份秋天的凉意。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阳光尚热,太阳归山,气温便很快下降。白露,夏日残留的暑气逐渐消散,天地的阴气上升扩散,夜晚渐凉,昼夜温差拉大,寒生露凝,这是白露名由之一。

  3、气象变化

  进入白露节气后,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南下逐渐频繁,加上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日照强度减弱,夜间常晴朗少云,地面辐射散热快,因此温度下降也逐渐加速,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一说。

  白露后,昼夜温差渐渐拉大,白天中午气温虽较高,但早晨与夜间已有丝丝的凉意。按近代学者张宝堃提出的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的标准,候平均温度在10-22℃期间为春季或秋季,按此标准,从白露节气开始,各地陆续开始进入到秋天。这时,中国各地昼夜温差可达8℃16℃,所以白露是一年中温差较大的节气。

  【白露节气是几月几日】

  每年的9月7日到9日之间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当太阳到达黄经一百六十五度时为白露节气。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露水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

  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这时,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昼夜温差可达十多度。

  阳气是在夏至达到顶点,物极必反,阴气也在此时兴起。到了白露,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

  白露是干支历酉月的起始,廿四节气与十二月建是干支历的基本内容。上古时代以北斗七星的运转计算月令,斗柄所指之辰谓之斗建(又称月建)。如《淮南子天文训中》

  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复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这里的斗指的就是北斗七星的斗柄。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

  十二月建是依据二十四节气而来的节气月,十二月建的划分是以节令为准,即以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分别作为寅(摄提格)月、卯(单阏)月、辰(执徐)月、巳(大荒落)月、午(敦牂)月、未(协洽)月、申(涒滩)月、酉(作噩)月、戌(阉茂)月、亥(大渊献)月、子(困敦)月、丑(赤奋若)月之始。

  白露农事

  白露代表着由热转凉,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成熟。白露时节,正是中国各地大忙时节。东北地区,开始收获谷子、高梁和大豆,一些地方开始采摘新棉;同时,要给棉花、玉米、高粱、谷子、大豆等选种留种,及时腾茬、整地、送肥,抢种小麦。

  华北地区,此时也是秋收大忙季节,各种大秋作物已经成熟,开始进行收获;秋收的同时,还得抓紧送粪、翻耕、平整土地等,及早做好种麦的准备工作。

  西北地区开始播种冬小麦。西南地区到了白露时节,到处呈现忙碌的景象,因为白露白茫茫,谷子满田黄水稻和谷子得抓紧时间收割。

  晚秋作物如玉米、甘薯等得加强田间管理,促使其早熟,避免低温霜冻造成危害。华中地区,抓紧时间收割迟、中水稻,夏玉米也开始收获了,棉花也分批采摘,晚玉米得加强水的管理。除此之外,得抓紧时间平整土地,为种麦做好准备。

  天气注意事项

  1、早晚及时添加衣服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中医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也就是说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了。

  另外,白露之后天气冷暖多变,尤其是早晚温差较大,很容易诱发伤风感冒或导致旧病复发。如果这时候贪食寒凉,更容易把脾胃的机能变得不正常,损伤脾胃阳气,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禁忌。

  2、注意营养养肺润燥

  白露是整个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白露以后,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地面的水汽结露就开始增多了。过了白露,人们容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皮肤干燥等症状,这就是典型的秋燥。

  白露时节的饮食应当以健脾润燥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宜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进食不宜过饱,以免增加我们肠胃的负担,导致胃肠疾病。

  3、夜晚睡卧不可贪凉

  白露是一个表征天气转凉的节气,虽然白天的气温仍可达三十多度,但夜晚仍会较凉,日夜气温差较大,若下雨则气温下降更为明显,因此,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不能袒胸露背,睡卧不可贪凉,所谓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正是说明这个道理。

  白露习俗

  1、收清露

  中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2、饮白露茶

  白露茶就是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的另一个生长佳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它多了一些过火的味道,给人的感觉刚刚好。轻轻呷一口,唇齿之间满是甘醇的味道,深受老茶客喜欢。

  3、啜米酒

  湖南资兴的兴宁、三都、蓼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每年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江苏和浙江也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带到城市。直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城里酒店里还有零拷的白露米酒,后来逐渐消失。

  4、祭禹王

  生活在江苏太湖畔的老百姓会在白露时节祭禹王。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将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的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

相关推荐
- Related -
热门推荐
- Hot -
最新更新
- N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