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统讲共有行书字体、草书字体、隶书字体、篆书字体和楷书字体五种,也就是五个大类。
2、行书。
汉字字体之一。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它参用一些草书笔势,既不像草书那样牵连曲折,难于辨认,又不像楷书那样工整费力。形体省简,笔画流畅,日常书写比较省时省力。
自晋以来,一直通行至今。行书代表作中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3、草书。
汉字字体之一。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字形比隶、楷简化,笔画牵连曲折,便于迅速书写。从汉代以来,体势屡有变迁,有章草、今草、狂草、行草等。
草书注重字间点画的连带呼应,并合于用笔使转之理。不然点画结构就会显得散乱无章。笔势的连续转换就形成字势,草书特别重视字势或称体势,可以说势是草书结构的内核。
4、隶书。
汉字字体之一。由篆书演变而来。字体由篆书的长方改为方正,笔画由圆转改为方折,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是象形汉字转变为不象形的重要阶段。始于秦,盛行于汉。最初为徒隶所用,故名。
在字型结构上,变长为扁,而且增加了标志性的长波画,也是隶书的代表性的笔画。在用笔上,出现了方笔和折笔,方圆并用,笔法更加完备。在字型上相对于篆书更加的抽象化,不再像篆书那样象形,字型已经和楷书很相近了。
5、篆书。
大篆、小篆的统称。汉字字体之一。是汉以前流行的字体。广义也包括甲骨文、金文。
大篆的象形字很多,表现方法多样,大都属于因形立意。如马、羊、等。因结构法则还没有形成规范。甲骨文的部首形状及位置更为散乱,到了文字统一后的秦小篆,才比较趋于统一,但也保留着很多因形立意的象形字。
小篆形体平正,横画平,竖画直,是严紧而又工整的书体形式,以结构到运笔都是以圆为主,字的外轮廓,由于字的中心十字线拉长,如中字、天字,形成自然的椭圆形。
6、楷书。
也叫正书、正楷、真书。汉字字体之一。由隶书演变而来,字体方正,结构匀称,笔画工整。始于东汉末年,通行至今。
楷书的点画有点、横、竖、撇、捺、提(挑)、折、钩八种。楷书笔画工整、规矩有法度。楷书笔划有规律的发展,形成了永字八法。它既是字法,也是笔法。一切楷书的笔划,都概括于八法之中。每一点划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其他笔划互相呼应的。
弱冠之年是多少岁
弱冠之年是指20岁,古代男子在20岁的时候会行弱冠礼,将自己的头发盘起来,带上帽子,加冠三次,分别代表拥有治人、为国效力、参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完成后贵宾会宣读贺词,赐予他一个美子,象征着男子正式成年。弱冠之年是20岁弱冠之年是20岁,我国古...
复姓有哪些
我国传统百家姓中的复兴共有81个,具体包括欧阳、太史、端木、上官、南宫、独孤、东方、司马、夏侯、诸葛、尉迟等,其中欧阳是汉族人口用的最多的复姓,太史姓目前在山东等地仍然有分布,端木姓来源于东周时期。百家姓复姓我国传统的百家姓中的复姓共有81...
四书指的是什么书
四书指的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这四本。《大学》是初学儒家道德思想的入门典籍,《论语》是儒家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一部著作,而《中庸》也是道学中最为的经典之一。四书所代表的书籍四书指的是《大学》、《论语...
花甲之年是多少岁
花甲之年是指60岁,是一种干支纪年法,古人通常不会用具体的数字表示自己的年龄,而是用与年龄有关的称呼代替,例如而立之年代表30岁,不惑之年表示40岁,而知命之年则是代表50岁。花甲之年是60岁花甲之年是指60岁,古代年龄大多不会用数字表示,...
而立之年是多少岁
而立之年是30岁,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后来用“而立”代表人的三十岁,古代人通常不会用具体的数字表示自己的年龄,而是用而立、不惑、花甲子、古来稀以及耄耋之年表示自己的年龄。而立之年是30岁而立之年是指30岁,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后来用“而...